唐·齊己  早梅
萬木凍欲折,孤根暖獨回.前村深雪裡,昨夜一枝開.
風遰幽香去,禽窺素艷來.明年如應律,先發映春台.

“五代史補”:
時鄭谷在袁州,齊己因攜所為詩往謁焉有“早梅”詩曰:“前村深雪裡,咋夜數枝開.”谷笑謂:“數枝非”早“也,不如'一枝'則佳“.齊己矍然,不覺兼三衣叩地膜拜.自是士林以谷為齊己”一字之師“.

首先,題目是"早梅".要如何解釋?

你去查資料,不會看到解釋,因為太淺了.就是說:梅花在冬末春初較眾花先開花,或是說,最早開的梅花.以這首詩來說,為何鄭谷會說“數枝非”早“也,。不如'一枝'則佳“,而齊己矍然,不覺兼三衣叩地膜拜.就是齊己一聽就知道他的詩的問題所在了

許多人,習慣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發表高論.這些人和大自然脫節了.一看到詩,就認為:花是先後陸續開放,因此,有"昨夜一枝開"解釋成"數枝開,更像是早晨的景象,而“一枝開”就把人拉到了昨夜的某個時刻,拉到了“一枝開”的那一瞬."

還記得,中學時讀過這首詩.當時沒有感覺.有一年年初,寒假期間,就和幾個朋友爬山.當時,大家穿著大夾克,一路往山上爬.這時在山上的路邊,就看到一整片的梅園光禿禿的,只有遠處看到一枝梅花開放,這時,你就馬上吟唱起這首詩,同時,對鄭谷非常佩服了.當然,對居住在山上的農民來說,他們遇到一群吃飽太閒的年輕人,一群紈褲子弟,大冷天還出來遊樂!

今天的人批評說"個人覺得,傳統的文言評詩固然有其可取之處,但用現代的語言和知識把詩說清楚,難道不更好嗎?"

當你如此說的時候,你該問的是:為何,現代很少有人,去將古人的詩詞文章,用白話文重新注釋?最關鍵的,就是沒有人投資這項工作.而你花一生心血來做這個工作,他的後續報酬看的到嗎?

在古代,讀書人佔極少數.文言文,是當時大家都懂的文體.文人即使注疏,也是挑他們覺得需要的字句來評點注疏.而如今,我們來看詩詞文章,就會覺得,他們的注疏看不懂,或是該注疏的字句,許多都沒有注疏. 

西方的一位學者曾說"幾何無君王之路."就是說,做學問要"一步一腳印"來做.以這首詩來說,你要評論前,是否能先將整首詩看過,翻譯好,再來評論.你是否看到"孤根暖獨回",他該如何解釋?是不是告訴你:一整個梅園裡,只有一棵梅樹,感覺到冬末初春的來到,同時,"昨夜一枝開".詩的味道就在這裡.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ian2021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