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號20076 詠廬山
尋幽弔古務躬親,莫聽詩家信口陳。峰嶺豈能生變化,瀑泉焉可落星辰。
已無柱國橫刀士,空有依山採菊人。此地終年雲縹緲,幾多面目未看真。

(尋幽弔古務躬親,莫聽詩家信口陳。)

有人會說"一開頭就表明,作者要開始翻新了。莫聽詩家信口陳,你們前人都是信口開河,看我的吧。"是這樣嗎?

你到廬山旅遊,是去對照古往今來所有作家寫的詩句,敘述的東西,是這樣嗎?這就是一個人的習慣問題.

古人說"盡信書,不如無書."今天,你要去一個地方之前,讀了旅遊資料,到現場拍照留念,那這種旅遊沒有趣味.有時,到一個地方,聽到其他人說起一件,你完全沒聽過的事來,或是,看到一些和你想像中不一樣的東西來,那才會有新奇感.

所以,這兩句就是說:不要只是聽說,而是要眼見為憑.有些古人寫的詩句,說的東西,也許,早就因為時空轉變,而有所不同了.最簡單的來說,"秦時明月漢時關",如今,你到長城一遊,凡是破爛未整修的地方,是明長城,整修好的是今長城.當然,一首詩能永垂千古,更重要的是他背後的含意.唐代時候看到的長城,難道不是隋唐時代整修好的長城嗎?重要的是後一句"萬里長征人未返".

(峰嶺豈能生變化,瀑泉焉可落星辰。)

有人說"前一句出自宋代蘇軾的《題西壁》,後一句這是太白50歲所作的《望廬山瀑布》。大文豪、大詩仙都被否定了啊。"

*蘇軾  題西林壁
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*唐·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其一
西登香爐峰,南見瀑布水。掛流三千丈,噴壑數十里。歘如飛練來,隱若白虹起。初驚銀河落,半灑雲天裏。
仰觀勢轉雄,壯哉造化功。海風吹不斷,山月照還空。空中亂潨射,左右洗青壁。飛珠散輕霞,流沫沸穹石。
而我樂名山,對之心益閑。無論潄瓊液,還得洗塵顏。且諧宿所好,永願辭人間。

*唐·李白  望廬山瀑布水  二首 其二
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
還是相同說法:不要只是聽說,而是要眼見為憑.有些古人寫的詩句,說的東西,也許,早就因為時空轉變,而有所不同了.

(已無柱國橫刀士,空有依山採菊人。)

有人說"柱國,指肩負國家重任的大臣;橫刀,清 譚嗣同 《獄中題壁》詩:“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崑崙 。”;採菊人。一般指歸隱之人。"

*柱國:指肩負國家重任的大臣。*橫刀士:表示英勇無所畏懼。

這裡你可以參考

*近現代·毛澤東 登廬山
序: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廬山,望鄱陽湖,揚子江。千巒競秀,萬壑爭流,紅日方升,成詩八句。
一山飛峙大江邊,躍上蔥蘢四百旋。冷眼向洋看世界,熱風吹雨灑江天。
雲橫九派浮黃鶴,浪下三吳起白煙。陶令不知何處去,桃花源裡可耕田?

*黃鶴鳥有兩層意思:
一個是避世的,如
唐·崔顥 黃鶴樓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
晴川歷歷漢陽樹,春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
另一個,則是指賢能的人,如
唐·沈佺期 黃鶴
黃鶴佐丹鳳,不能羣白鷴。拂雲遊四海,弄影到三山。
遙憶君軒上,來下天池間。明珠世不重,知有報恩環。
"

*他用陶令來批評那些要逃避的人.那些想要學陶淵明避世,躲到桃花源去的人,難道,在那裏就可以安居樂業,不理世事嗎?

所以,作者也有同樣的感懷:那些賢能,同時,英勇無所畏懼,能肩負國家重任的大臣,到哪裡去了?怎麼還是一堆人,學陶淵明避世,躲到桃花源去!

(此地終年雲縹緲,幾多面目未看真。)

最後,他用蘇軾  題西林壁,來描寫旅途所見.你可以說,他對過去詩人寫的詩詞的肯定.

詩詞的寫作有很多種方法,杜甫的望嶽,是在泰山下看了一天的感受.而這首詩,應該是,作者將到廬山一訪的過程和感受寫成一首詩.他整首詩中"已無柱國橫刀士,空有依山採菊人。"恐怕才是最亮眼的地方.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ian2021p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